“一带一路”上的国网力量 :世界在变小 能源互联互通新境界114
发表时间:2019-10-07 14:29 打开世界地图,三年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一带一路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重点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推进,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指出,国家电网公司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公司要进一步发挥标准、技术、投资、运营、管理综合优势,强化境外资产安全稳健运营,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我国高端电力装备产业在更大范围参与全球竞争,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国家电网公司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海外业务拓展的重点,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全面开花,发挥企业优势,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技术、装备、标准、人才、文化全方位走出去,取得丰硕成果。 世界在变小 迈向能源互联互通新境界 从世界地图上看,一条贯穿欧亚大陆,向东延伸至海的经济带熠熠生辉。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经济增长、实现区域一体化注入古老的东方智慧。 因为连接,世界正在变小。 在中国,资源与负荷中心分布不均的矛盾由来已久,广阔的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如何将它们发出的电能送到上千公里外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互联势在必行。特高压的诞生,为城市间能源流动提供了现实路径。 从西到东,由北至南,电力的交换描绘出中国经济版图的独特景象。以特高压为通道,西部的清洁能源输送到中东部地区,不仅大大促进了中国清洁能源的开发与消纳,带动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也为东部地区绿色发展带来契机。 我们都知道,电压越大,运输中的损耗就越小。如果没有特高压,不可能有这么长距离的电力输送。这是对国家做了非常大的贡献,应该说,也是对全世界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家骐说。 在世界版图上,能源资源与需求中心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样存在。在亚洲,各国经济增长加快,电力需求旺盛,清洁能源开发意愿强烈。经济发达的欧洲地区却面临着电力设施老化、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在非洲,清洁能源的丰富性与当地缺电、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能源基础设施。在全球经济增长、能源转型、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电网互联互通成为大趋势。 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依托特高压输电技术,满足远距离、大容量送电,为实现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及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全球能源互联不仅是世界能源经济低碳转型的重要平台,还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专家认为,依托中国成熟的特高压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电力资源,建立起全球广泛的电力互联平台,能够促进能源综合利用,推动互联互通,进而促进全球产能升级、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如今,特高压已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漂洋过海,在南美洲落地生根。 自2010年进入巴西市场后,国家电网公司在巴西投资运营输电线路约1万公里、在建输电线路6000公里,特高压成为一带一路走进南美洲的一张名片。 埃及,这个素有北非雄鹰之称的国家,长期受到缺电的困扰。这一切,在2016年彻底改变。放眼尼罗河畔,由中电装备公司总承包建设的EETC500千伏主干网升级工程雄伟屹立。工程建成后,当地停电时间和范围大大减小,为埃及工业的再度振兴提供强大助推力。项目不仅拉动了当地就业,更为埃及带去了中国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改造了埃及现有的老旧电网。中国驻埃及使馆外交官姜力心说。 中巴经济走廊上,除了火热的铁路建设外,一个能源项目也备受关注。 2015年4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与巴基斯坦水电部签署协议,合作建设默蒂亚里—拉合尔和默蒂亚里/卡西姆港—费萨拉巴德输变电项目。这条巴基斯坦首条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将对巴基斯坦国内的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专家表示,合作协议的成功签署是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推进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打通我国走向全球的通道。**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在能源领域,当前我们已经具备了长距离电力运输的能力,借助正在发展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西部用不完的电力,可以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输送到南亚地区,这也为全球清洁能源的互联互通打开了一条路。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通过大电网的延伸和清洁能源的互联互通解决电力普及和能源供应保障等突出问题,得到了周边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泛支持。 在联合国亚太能源委员会会议上,泰国能源部副部长布查翁表示,电网互联互通,能够实现资源互补和区域平衡,有效降低电价,对每个国家都有益,这是谁都无法拒绝的理由。印度能源部副部长帕拉萨德表示,印度与中国等周边国家电网互联,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电力优化配置和平衡,为印度提供清洁、普及、低成本的电力供应。 能源互联的脚步已经加快。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建成中俄、中蒙、中吉等 10条跨国输电线路,加强与周边国家联网研究,推动蒙古国锡盟敖包—中国河北等跨国输电项目研究。为凝聚共识,搭建交流合作平台,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发起成立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这是中国在能源领域发起成立的首个国际组织,彰显了公司在促进全球能源低碳转型方面的责任感。 同时,国家电网公司聚焦主业,积极开展能源基础设施资产并购。目前,公司累计对外投资约150亿美元,成功投资运营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地区的骨干能源网,所有项目均实现盈利,得到当地社会和监管机构广泛认同。 世界在变大 更大范围共享电网技术、标准发展成果 在埃塞俄比亚国家电网示意图上,可以看到自西向东标注的一条红色输电线路,直指青尼罗河。2015年12月22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下属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的埃塞俄比亚GDHA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交付。这项大型输变电工程从技术、装备到设计、施工均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一手包揽,是国家电网公司海外首个采用成套中国电力技术和装备建设的大型输变电工程。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基础设施产业链是重要核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均极其旺盛。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直接带动了上下游产业企业走向世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电力装备以整套设备、工程总承包形式出口潜力巨大。
文章分类:
行业新闻
|